從公務員到死老百姓 05


繼前一篇文章提到,因為北漂之後的第一家公司,老闆對於員工加班的苛求,以及帶人不帶心而大量流失人力的情況下,我在五月的某一晚率性離職了!

其實無預警裸辭的這種行為,並非我的做事風格,畢竟我是屬於出手之前會評估好所有可能風險,並且也能承受之後,才會下定決心執行的人

因此當晚直接答應離開,我自己事後想想,這舉動比起當初不幹警察前的種種評估,來得要大膽許多

不過,既然已經那麼做了,我當然也不後悔,一個成年人就是要能夠勇於對自己的決定負責


從失業開始的兩週左右時間內,我陷入了一種因為閒得發慌,又暫時沒任何收入情況下,也不敢讓家人知道而顯得焦慮的狀態

那段時間,我很積極地投遞履歷,並且把履歷修得好看些,看能否爭取到多點面試邀約。說實在,以我從警界轉職IT後,前後加總沒幾年的資歷,臨時要找到像樣的工作,其實有點勉強的…

所幸我選擇走的是資訊安全的領域,而這個產業在政府的推波助瀾之下,長年有人才荒,我想這個現象到以後都還是無解;畢竟少子化,加上這領域有經驗的人才非常有限,至少可以確定不會找不到相關的工作,差別只在薪水高低而已

起初邀請我面試的幾家公司,規模都有點小,對於我開的薪資也望之卻步,所以第一週的失業期,我對於求職遲遲沒有好的開始,有點擔心

但我每天還是讓自己正常作息,覺得心理壓力很大的時候,就會去公園散心,或者上網找看看有沒有暫時打工或SOHO的機會,別讓自己想工作的心閒置太久,否則到最後失去鬥志,恐怕就更難回到正軌


第一週面試了幾家小公司都沒下文後,我開始主動投遞大公司的職缺,包含金融、電信、製造業等等,然後同步尋求多重投履歷的管道,例如企業官網、Line求職、LinkedIn等等

沒想到這樣子多管齊下果然奏效,最後讓我中意的公司有三家,但可能是因為我起薪開得高的緣故,能夠讓我進入第二次面試門檻的僅剩兩家,分別是博弈業及電信業

而這兩家公司的人資部門,後來都通知我錄取了,但面試過程挺有趣,我就特別分享一下…

首先博弈業那家,算是中小企業規模的公司,而且是跨國的陸資企業,他們在內地、台灣和其他國家都有設分點,而經常遭遇的問題就是被駭客攻擊導致服務停擺,面試過程當然問了很多有關資安的技術問題,那些我都回答得算流暢,在此就不贅述

個人認為他們錄取我的決定性因素,是這個提問:「你當過警察,那對於進入我們博弈業,會不會對這樣的工作性質有芥蒂?」

我當下腦筋靈光一閃,做了如是回答「我的個人原則是,規定沒有說不能做的事,我覺得就是可以嘗試;而對於警界那些把規定沒有說可以做的事,就認定完全不能碰的這種觀念,太死板了,也是無法進步的源頭,因此我才會選擇離開」

在場所有面試官聽完我講的,點頭如搗蒜,我看了這狀況,當下直覺就是這家的Offer十拿九穩了;果不其然,他們在三天後就通知我錄取了,還說老闆很喜歡我的個性


至於另外一家電信公司,面試的時候,無論是HR的處事情境題,或資安主管的技術拷問,我都應付得還不錯,在最終場面試的尾聲,我聽到主管直接和我確認道「如果HR打電話和你確認意願,你有確定的話,就要趕快給他能上班的日期」

我聽到這樣的提醒,心裡也是直覺Offer是穩穩到手,而這兩次的直覺都沒失準,第二家公司也是在兩天後通知我上班

最後我選擇的是第二家,原因有二:第一、以工作氛圍來說,肯定第一家比較自在且活潑,但以長遠發展性的話,要走規模大的企業,對於之後累積資歷比較有幫助;第二、我身邊有不少入職博弈業的朋友,起薪都很高沒錯,但卻沒辦法領得太久,至於原因有很多種,只是大多並非個人因素造成

最後我選了電信公司入職,博弈那家還跟我做了一次確認,問的是第二家是什麼產業別?給我的起薪有超過他們給的嗎?

經過那次短暫失業兩週的恐慌期與積極的求職經驗後,我發現到,其實我在IT業界還是有某種程度的價值,根本不用擔心會長期失業,自此之後,我在轉職這條路上的自信心,逐漸強大起來,而薪資的成長更是有目共睹


這篇文章要和大家分享的是,無論多麼厲害的人,他肯定也是從很渺小的時候,開始默默發跡、紮實累積

我很喜歡「厚積薄發」這個成語,相信只要平時好好練功,要用上的時候,結果肯定不會讓人失望,即使不如意,也和成功差不了多遠的

最後同樣帶出工商服務,如果你有想往IT轉職,並且也和我當時一樣迷惘,想要請益、諮詢或討論的,都歡迎加入我的聯繫方式

所有在求職過程或職場上遭遇的不如意,若能把它視為變強大的養分不斷消化、吸收,一旦工作經驗多了、面試臨場反應穩了,幾乎可以像我文中提到的面試後直覺一般,理想中的工作都是手到擒來

希望大家在找工作都能心想事成,不要害怕改變,因為當今這個世道,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「變」

Fantasy International

如果喜歡我們,請不吝在下方點個訂閱唷!

Read more from Fantasy International

就在上週四,下班前找主管確認下週要遞交的資料內容,確認完之後,本來準備安心下班,沒想到主管把正要回座位收拾的我叫住 她若有所思地問我:「能再耽誤你一下嗎?剛好有事找你談」於是,我們步入經常開小組會議的小會議室內,開始讓我摸不著頭緒的對談 「是這樣的,剛好今天你在,就想說順便和你宣達今年上半年的考核結果」主管面帶微笑地對我說道 我其實心裡有數,這次的考核結果應該不至於太差,畢竟我在第一關自我評核的時候,把分數刻意打低,送到第三關前,主管和我訪談的時候,還說在她那一關會把分數再上調 即便如此,我還是不清楚為什麼當晚她的神情,彷彿在喜悅當中帶有一絲顧忌 因為接近下班時刻,主管似乎有長話短說的壓力,於是開頭就直接破題「這次公司給你的考核結果,績效獎金的部分是B+,也就是符合正常標準,至於加薪的部分,則是A,就是比正常再更優秀些」 我臉上露出的些許狐疑神色,好像被她察覺了,她便急著補充「獎金的B+標準,就是會如同聘僱合約上載明的,公司規定的獎金基數,而加薪呢…則是在獎金之外,額外把你本薪上調,另外…」...

好久沒上來小惡魔發表我的豐功偉業了,這陣子經歷了不少事,讓我不禁又回想起以前在IT產業累積人脈與經驗,篳路藍縷、苦中作樂的日子 最近因為在跨部門協調上遭遇不少挑戰,這要是以前在資安與IT部門還沒分家的時候,其實很少見,但自從政府機關開始將資安專責的概念,推向上市上櫃企業,甚至連中小企業都要普及時,資安與IT的愛恨情仇便愈發白熱化… 而這種冰凍三尺的專業見解,發生分歧而擦出的火花,進而演變為火爆場面,我倒也見識過不少,想想還真的大開眼界,竟然為了爭論真相而互不相讓,著實令我覺得不可思議 醞釀這麼久,究竟火爆場面是從何而來的呢?其實很簡單一個道理,在資安與IT未分家的時候,大夥兒是互助合作的概念,畢竟同一部門當然會同一鼻孔出氣 一旦資安成為獨立單位,而且是那個原為同事,突然有朝一日握有稽核實權,要走入IT部門去挑毛病的時候,昔日的友好狀態便產生利益衝突 衝突的有可能是部門名聲,又或是來自使用者的抱怨,更可能是上級的責罵 還記得我在之前的電信公司,擔任資安稽核角色的時候,某位同事反映防毒軟體好像掃到病毒,發出告警,而且警示視窗還無法關閉,不斷彈跳出來,影響了他的工作...

前一篇文章提到,一旦有讀者敲碗,就要和大家分享我在電信公司所創下的一些事蹟 會進到電信業這個領域,和我從警時代的背景有些淵源,當時還是警察的時候,掌管的資訊系統,便是和衛星定位業務有所相關的,而啟用衛星定位服務,自然也會附帶有通信需求 正因接觸了前述衛星通信的業務,自此我的腦洞大開,畢竟衛星鏈路的傳輸方式和陸地通信雖然有雷同之處,但其傳輸協定、收發原理和路上思維依然相去甚遠,因此要把衛星那個模式,直接套用到陸地上總是會有落差 我認知中的電信業,是要爬基地台、測訊號強度、接客訴電話及到府安裝數據機的刻板印象,但因本人應徵的是資安職缺,所以工作型態比較像是朝九晚五,沒事就要刷存在感的上班族 無奈前述的內勤工作型態,相較外勤一下班就能交接給下一個當班的苦主,內勤大多是要燒腦訂政策、寫計畫與管理專案進度的差事… 如同許多民眾對於電信業不務正業的印象,意即除了室內固網、手機行網這些可以想見的網路服務之外,還有很多像電子商城、加值服務與週邊金流交易的衍生性商品或類電信服務推出...